中新网重庆8月21日电题:重庆两江新区:垃圾分类融入企业员工“新日常 ”产业园区从源头按下减碳“加速键”
作者黄维正
走进重庆两江新区环照母山片区各特色产业园,“干净”是目之所及的观感,“惬意”是漫步其间的感受。近年来 ,两江新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着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,企业员工获得感持续增强,一幅幅“生态环保园区 ”图景正徐徐铺开 。
“菜叶果皮 、剩饭剩菜、骨骼内脏要归类到厨余垃圾桶 ,请按图标指示规范操作,谢谢您的配合!”在麒麟座新建的垃圾分类收集点前,打扫清洁的物业工作人员耐心指导着前来投放垃圾的企业员工。
园区服务专员刘斯妍介绍 ,在环照母山片区,麒麟座、双鱼座区域汇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专业服务类企业200余家,让垃圾分类从“新时尚”变成企业员工日用而不觉的“好习惯 ”是打造低碳园区 、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的重要一环。
“玻璃、牛奶盒、金属 、塑料、纸张属于可回收垃圾;废电池、废墨盒 、废旧灯管、过期药品等属于有害垃圾……”企业员工邓明对新建的垃圾分类收集点赞不绝口 ,“垃圾厢房指示明确,高饱和的标识十分醒目,我们分类投放垃圾清楚、方便了许多 。”
在环照母山特色产业园区 ,低碳生产生活这道考题,是5000余家企业 、超10万名人才共同面对的大课题。每个人都是参与者、贡献者,亦是受益者。
两江产业集团资产管理部邹淼称 ,为加快打造生态环保园区,满足企业员工诉求,该集团在这片区域规划了32处楼宇垃圾分类收集点,并将负责其建设、使用、管理与后期维护 。目前 ,按照“优先重点 、分批实施 ”原则,已建成24处,其余计划9月完工。
“本次垃圾分类收集点几乎建在最不影响大家感受的车库内 ,确需建于地面的,则采用‘密闭房’式设计,通过全封闭结构阻断异味与视觉干扰。”重庆两江新区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市场拓展专员李正义补充道 ,不论是新建的,还是利旧改造的,都旨在最大程度减少垃圾分类收集点对入驻企业的影响 。
幻彩楼生活站是环照母山片区餐饮休闲配套楼宇 ,这里汇聚着一批特色餐饮店铺,吸引着两江新区星座系列楼宇企业员工纷至沓来,也因此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、厨余垃圾。
近日 ,记者探访幻彩楼生活站垃圾分类收集点时,恰逢一家餐饮店员工推着环卫分类垃圾桶前来投放。他说,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;在该店,垃圾分类已成为大家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的自觉意识 、行为、习惯 ,“我们很自然就会把干、湿垃圾进行分类,然后将绿色厨余垃圾桶和蓝色可回收物桶分类置放于此 。”
“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;爱护环境 ,人人有责。 ”“垃圾分类齐参与,美丽地球大家创。”园区一名“Z世代”员工田昊说,每天路过垃圾分类收集点时 ,都会看到突出的红色标语,这让自己形成不少源头减量 、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;如今,自己通过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在一些小程序获得积分 ,还兑换了不少消费折扣券、实物产品。
按照《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》,到2027年,重庆将建成无废小区、无废学校 、无废工厂等“无废细胞 ”5000个以上 ,覆盖群众的衣食住行 。同时,加强垃圾分类治理,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。时下,重庆两江新区正加快建设分类处理设施 ,完善垃圾“分、投、收 、存、运”全链条规范管理体系,积极在创新普及形式上动脑筋,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,变“要我分类”为“我要分类”。(完)